期刊导读

“互联网+”背景下黑龙江省精准扶贫对策探析

来源: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万物互联”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城乡贫富差距过大,有些省份经济发展滞后。目前,精准扶贫方面的政策已经相对完善。今年是精准扶贫收官之年,黑龙江的经济较为落后,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新的发展战略,解决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扶贫收官工作。

一、相关概念

(一)“互联网+”概念

学者们对于“互联网+”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总体来说,“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与其他行业进行融合,推动技术、经济、不断发展,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新趋势,能够连接一切的新生态。[1]

(二)精准扶贫的概念

精准扶贫是基于不同的贫困区域、不同贫苦农户情况,利用科学有效手段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模式。

2013 年11 月,习近平在湖南湘西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 年1 月,党中央具体详尽地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推进“精准扶贫”思想的贯彻落实。2014 年3 月,习近平在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

2017 年2 月2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确定了扶贫工作的基本方向。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于脱贫工作提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

二、“互联网+”背景下黑龙江省精准扶贫的现状

黑龙江省贫困人口多,贫困地域连片,产业发展过于单一,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黑龙江省2015 年扶贫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扶贫人数基本完成,实现精准扶贫40 万人。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各部门深入对贫困村调查研究,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推进扶贫工作,扶贫任务得以精准落实。2016 年,黑龙江省制定出台“互联网+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建立覆盖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的“互联网+精准扶贫”体系,着力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帮助扶贫对象脱贫、帮助各级党委和政府治贫、帮助社会各界扶贫、帮助各级扶贫主管部门监管扶贫,大幅度提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质效,力争使黑龙江省3 万户贫困户受益、10 万贫困人口脱贫。随着扶贫产业飞快发展,在农业和工业方面紧紧把握地区优势,大力挖掘潜力,发展特色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安排一定的专项金融扶贫资金,在贫困区试行扶贫贷款优惠,大力支持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扶贫方式不断创新,在全省推进国家扶贫工作的基本路线的同时,还进行了专项扶贫、金融扶贫等一系列的创新扶贫模式。

但在扶贫工作的进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如各地对于省政府出台的“互联网+精准扶贫”行动计划部署落实不够全面,预期目标和实际操作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贫困人口观念陈旧,扶贫资金存在缺口,新返贫现象的出现等,加大了扶贫的难度。

三、“互联网+”背景下黑龙江省地方政府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对“互联网+”主导作用不强

“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地方政府对于这种新的发展方式理解不深运用不够。地方政府对“互联网+”的主导是践行党的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扶贫、脱贫的基本保证。而要更好地实施和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应该加强“互联网+”精准扶贫顶层设计,解决在顶层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是在顶层设计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已有的顶层设计有待健全完善,省内各区域之间的阻塞没有完全消除,做不到互通有无、共享资源。二是没有制定更加详尽细致的规划,实现资源的有效集中和分配。政府要在打通省内各区域阻隔的基础上,实现资源配置高效便捷的目标。三是部分工作任务在办理时存在程序多、效率低和时效长等问题。工作流程所存在的问题难以使人民群众满意。四是没有及时更新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使得地方政府无论在互联网顶层设计方面,还是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方面都不能做到高效、便捷。

(二)市场引导、运作、管理不到位

黑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缓慢,在市场化运作中面临着一定困难和挑战,主要问题是电子商务与市场化运作衔接不够紧密。一是没有及时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和发展要求,按照企业化运营方式充分配置所拥有的社会经济资源,实现自身的效益增长。二是在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发展缓慢,没有紧跟市场化的步伐。没有及时通过市场的引导和运作,将电子商务和市场化运作紧密结合作为发展本地市场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基本途径。三是贫困地区没有利用好电子商务等有效途径。
上一篇:黑龙江瑞美福举行成立仪式
下一篇:没有了